行銷不再只是賣東西,而是賣「感覺」

還記得那支讓你邊看邊鼻酸的奶粉廣告嗎?畫面裡的深夜、微弱燈光和疲憊卻溫柔的媽媽,沒有一句話提到配方、營養素比例,卻成功把「被理解、被支持」的情緒牢牢種進觀眾心裡。這就是情緒行銷(Emotional Marketing)的威力:用感受取代規格,用共鳴擊退噪音。

重點:

  1. 資訊爆炸:功能與價格早被比到透明,情緒成為差異化武器。

  2. 品牌競合:同質化時代,誰能打動心,誰就抓住錢包。

  3. 記憶綁定:強烈情緒=強化海馬迴活動=更長效的品牌記憶。

情緒行銷是什麼?定義與核心原理

情緒行銷是一種【以激發受眾情感反應,進而影響其認知與購買行為】的策略。它不單為了讓人落淚或狂歡,而是利用情緒對大腦決策機制的影響力,縮短「看見 → 行動」的距離。

情緒與大腦:科學佐證

  • 海馬迴 (Hippocampus):掌管記憶與學習,情緒刺激可提升長期記憶強度。

  • 杏仁核 (Amygdala):快速處理危險與情感訊號,左右「Fight or Buy」的直覺反應。

行銷啟示:能讓人「有感」的內容,會比單純列規格的內容更容易留在腦海,也更容易被分享。

情緒行銷為什麼有效?三大心理槓桿

1. 加強記憶與辨識

概念 說明 行銷應用
情緒記憶 情緒刺激可強化長期記憶 代言人故事、品牌電影
色彩-情緒關聯 暖色傳遞熱情,冷色傳遞專業 CI 設計、產品包裝
故事黏著力 故事化敘事比數據更易被回想 內容行銷、體驗活動

 

2. 縮短決策時間

  • 正向情緒可降低風險認知,提升衝動購買機率。

  • 負向情緒(FOMO、焦慮)可提高即時行動強度,但須避免侵蝕品牌信任。

3. 建立長期品牌信任

信任=頻率 X 一致性 X 時間

情緒行銷旨在於所有接觸點保持一致情感訊號,讓品牌性格立體且可預期。

情緒行銷的三階段進化

產品力主導:理性說服(賣點時代)

早期行銷多聚焦「規格 × 價格 × 優惠」。

語言範例:

  • 「10,000mAh 超大電量、續航 48 小時」

  • 「買一送一,本週限時」

痛點:同質化快、價格戰易侵蝕獲利。

情境式行銷:生活想像(情境時代)

品牌開始包裝生活場景與身份符碼。

  • 「一杯咖啡,開啟靈感早晨」

  • 「不只是車,是你與世界的連結」

痛點:若故事空泛、易流於廣告糖衣。

共感式行銷:價值共鳴(情緒資產時代)

關鍵字:同理、支持、多元價值、社會參與。

  • 「支持你每一種樣子」

  • 「我們不只是給福利,而是照顧你的生活時刻」

洞察:共感式行銷是「價值觀」跨進銷售漏斗的過程,核心 KPI 由銷量轉變為 品牌情緒資產(Emotional Equity)。

情緒資產:品牌新護城河

情緒資產指 品牌在受眾心中累積的情感認同、價值一致性與信任能量。它不可被複製且難以用財報衡量,卻直接影響:

  • 品牌溢價能力:同品類溢價 10–40% 仍能維持黏著度。

  • 口碑擴散速度:高情緒資產品牌之 UGC 比例平均高出 3 倍。

  • 危機抵抗力:同樣負評,高情緒資產品牌恢復速度快 2–3 倍。

衡量指標 

  1. Net Promoter Score (NPS):推薦意願

  2. Emotional Connection Score (ECS):情感連結指數

  3. Brand Sentiment Analysis:社群情感語意分析

Edenred「好禮即享券」:情緒資產落地案例

Edenred 的「好禮即享券」看似是一張行銷禮券,其實承載了三層情緒設計:

被看見的感覺

企業不再硬性發「統一禮品」,而是給受贈者自由挑選權,傳遞「你決定你的最愛」。

被理解的好康語言

無論是咖啡、餐飲、影音或運動,受贈者可依當下心情兌換——將「彈性」轉譯成「貼心」。

品牌延伸與口碑循環

可落實「體貼、靈活」的品牌主張,同時蒐集兌換故事作為內容行銷素材,持續放大情緒資產。

五步驟打造品牌情緒資產

1. 明確定義核心情感

問自己:品牌希望人們想到我時,湧現什麼感覺?

常見情感:安心、勇氣、溫暖、自由、探索、自豪。

2. 具象化情緒識別

  • 色彩:暖橘=活力;靛藍=信任;蕨綠=環保

  • 語言:一句標語、故事 Tone、品牌小語

  • 聲音:Podcasts、開機音效、客服語調

3. 全通路一致體驗

接觸點 情緒落點 範例
官網 好奇 X 收斂 首屏關鍵字 + 品牌短片
產品包裝 驚奇 X 儀式感 開箱貼紙:「謝謝,你讓世界多點笑容」
客服 安心 X 專業 3 秒內回覆,語氣同理

 

4. 捕捉高情感時刻

  • 年終加班、母親節、畢業季、疫後解封

  • 透過福利券、限量聯名、公益活動切入

5. 設計回饋與擴散機制

  • UGC Story:鼓勵員工分享兌換故事

  • Hashtag Campaign:#好禮即享心情簿

  • Gamification:累積分享點數換限定禮

常見誤區與修正建議

  1. 誤把情緒行銷=賣慘:悲情炒作易傷品牌真實度,重點是「共感」不是「共苦」。

  2. 只做一次性感動:情緒行銷需長期耕耘,短爆紅不代表高忠誠。

  3. 忽略數據驗證:情緒≠玄學,KPI 同樣要落地:ECS、回訪率、轉換率。

行動建議:馬上為品牌植入情緒基因

Step 1 – 召開動腦會議:列出品牌核心情感關鍵字。

Step 2 – 全面情緒健檢:審視網站、EDM、客服腳本是否一致。

Step 3 – 選定一個「情緒高點」節日,嘗試共感式活動;若是企業福利部門,可用「好禮即享券」做切口,用小小咖啡、午餐或運動券,映照「我懂你」的品牌態度。

從賣點到共感點,贏在人心

在注意力稀缺、選擇過剩的時代,品牌不再只是「把東西賣出去」,而是「讓人想留下來」。當你用心經營每一次情緒觸點,情緒資產就像定存一樣,日積月累、生出複利。

Edenred 的「好禮即享券」就是這種複利的最佳例證:一張小小電子票券,卻能在受贈者心裡埋下「被尊重」的情緒種子,長出信任、忠誠與分享——而這,正是情緒行銷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。

把這篇收藏起來,回到辦公桌前,重新檢視你的品牌每個觸點,問問自己:「我想讓他們感受到什麼?」

下一次,當受眾在眾多選項中看到你的品牌,他們不只會想起你的產品,更會想起那股被理解、被支持的情緒——而這,就是你最珍貴的「情緒資產」。

 

 

Image Description

Edenred編輯群

Edenred宜睿智慧

Edenred宜睿智慧來自法國,是台灣最大的電子票券發行商。 自2010年在台灣成立以來,Edenred宜睿智慧已為超過上千間企業導入數位員工福利。提供的合作通路超過百家連鎖品牌,包括百貨、量販超市、四大超商、速食餐飲、休閒娛樂和各大電商。 Ednered宜睿智慧不僅在員工福利方面受到歡迎,還在行銷禮贈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透過跨通路的便利性,Edenred宜睿智慧打造了行銷禮贈中的紅利、兌點和小額贈品等多項服務,特別適用於速食店、餐廳和超商等生活場景。 此外,Edenred宜睿智慧致力於實踐CSR企業社會責任目標,並以「Ideal」核心理念為指引,推動品質生活、綠色環保和理念追求。他們的使命是打造美好工作環境,並持續引領企業實踐綠色永續,成為幸福企業典範。

Get the latest articles in your inbox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