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許多企業的報告裡,總是可以看到這樣的數據:
「我們的員工滿意度達到 90%!」
聽起來好像是件值得慶祝的事,對吧?

但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明明滿意度很高,還是有人默默走人,留才率卻總是差強人意?
這中間的差距,藏著什麼樣的真相?

什麼是「員工滿意度」?又是什麼決定「留才率」?

首先,讓我們先把兩個常常被混為一談的概念,拆開來看:

員工滿意度(Employee Satisfaction)

通常指的是,員工對於工作環境、待遇、主管風格等「當下」的感受。像是問卷裡會看到的問題:

  • 「你對公司的福利是否滿意?」
  • 「你覺得主管對你有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?」

留才率(Retention Rate)

則是更動態的概念。它反映的是,員工是否選擇長期留在公司,與公司「共好」的決心。留才率的背後,涉及到更多層面的心理感受與工作體驗。

舉個比喻:
滿意度像是你去餐廳吃飯時,覺得服務態度不錯、裝潢氣氛佳。留才率,則是你會不會成為常客,甚至願意推薦給朋友。要做到「回頭率高」,就不只是單次滿意那麼簡單。

為什麼滿意度高,卻不一定留得住人?

1️⃣ 滿意度只是「表面」,留才需要「共鳴」

很多時候,問卷調查問的是:

「你覺得公司給的薪水還可以嗎?」
「你滿意福利內容嗎?」
員工可能會回答「滿意」或「還不錯」。

但這種問卷往往無法深挖:

  • 他對未來在這家公司的發展感到有信心嗎?
  • 他是否覺得這個工作能支持他的生活目標?
  • 他有沒有覺得被信任與被理解?

滿意度只能反映「眼前的感覺」,卻不一定代表他心裡真正的認同與連結。

2️⃣ 缺乏「長期價值感」的滿意度,難留住人

換個說法:員工可以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錯、同事氣氛好,但如果看不到未來(例如升遷發展、職涯學習的路徑),還是很可能離開。

畢竟,現代員工都很現實(也是很聰明😆):
「短期開心,但長期沒出路,那我還是拍拍屁股走人吧!」

3️⃣ 滿意度調查有時「太官方」

不少企業的滿意度調查,說穿了只是例行公事。問卷太制式,選項太單調,員工也只是敷衍填填,甚至有人直接填「非常滿意」只為早點下班。

結果是,管理層手上拿到的,可能只是一份「乍看漂亮」的報表,卻無法真正看出員工的留任意願。

真正的人性需求:員工體驗的多維度要素

說到「真正的員工體驗」,我們得跳脫單純的滿意度指標,從更立體的人性需求切入。以下是幾個不可或缺的面向:

🔹 自主性與控制感

大家都希望自己不是辦公室裡的一顆螺絲釘,而是能主導自己工作、生活節奏的人。給予彈性工時、信任與授權,會讓員工更願意投入。

🔹 成長與學習

除了短期的滿足,員工更關心的是:在這裡,我能不能變得更好?提供進修、跨部門合作、或挑戰專案的機會,都能增加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。

🔹 社群感與連結

人是群體動物,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留才的關鍵。從日常的交流機會、到跨部門社群活動,能讓員工覺得「我不是孤軍奮戰」。

🔹 認同與價值感

最後,最深層的動力來源是:這個品牌或公司,是否與我的價值觀相符?這份工作,是否讓我覺得驕傲?這是最無形卻最強大的留才推手。

AI 工具與數位平台:放大體驗的潛力

別誤會,AI 不是要取代 HR,而是幫我們做得更聰明、更快、更有溫度。以下是 AI 如何幫忙放大員工體驗的例子:

✅ AI 驅動的滿意度調查:讓問卷不再是冷冰冰的制式問題,而是根據部門、職務甚至近期挑戰,動態調整問題,精準挖掘員工真實感受。
✅ AI 情緒分析:透過分析內部論壇、社群聊天,甚至客服系統,快速找出員工潛在壓力點或開心話題。
✅ AI 學習推薦:利用 AI 推薦系統,讓員工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與發展路徑。
✅ 數位福利平台:像 Edenred 這類平台,透過彈性的數位禮券、線上福利選擇,減少行政成本,也讓員工感受更多自由度與被尊重。

這些科技工具,結合 HR 的同理心,就能把「員工體驗」從口號變成日常可感知的實際支持。

從滿意度到黏著度的翻轉故事

光講理論還不夠,來看看幾個企業如何用「人性化員工體驗」讓滿意度不只是停留在數字上,而是化作真正的留才實力。

🔹 科技業 A 公司:從問卷到共創

A 公司不再用一成不變的問卷調查,而是讓員工參與「體驗設計工作坊」,一起討論:什麼福利、什麼氛圍對我們來說最有感?結果不只是活動多元,員工還覺得公司願意聽、願意改,留下來的動力自然更強。

🔹 金融業 B 公司:成長學習變日常

金融業常被形容死板,但 B 公司卻用數位學習平台,讓「學習」變成大家的日常習慣。AI 推薦系統還會依據不同職能給予適合的課程,讓年輕員工覺得公司是他職涯的跳板,而不是舒適圈。

🔹 零售業 C 公司:數位福利靈活又貼心

C 公司採用 Edenred 福利即享券這類工具,讓員工可根據自己需要挑選福利,通通都能選。這種自由度和被尊重的感覺,留才效果遠比傳統「一體適用」的標準福利方案更強。

用同理心與彈性,打造真正的員工體驗

從滿意度到留才率,從例行問卷到真實互動,從制式福利到彈性化選擇,真正的關鍵都只有一個:把員工當人看,而不是一張報表上的數字。

在 2025 年,企業要贏得員工的心,已經不是喊口號就行。AI 可以幫助我們洞察更多細節、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問題在哪,但最終決定黏著度的,還是那一份真心與信任感。

下一次你在設計員工體驗時,記得多問一個問題:我希望他們留在這裡,僅僅是因為滿意,還是因為他們真的覺得——這是值得投入的人生旅程?

答案,決定你公司能否成為員工心中的「長期避風港」,而不只是短期的舒適站。
用同理心與彈性,讓員工不只是滿意,而是願意留下、共同成長。這,才是新時代人資的真正任務。

 

Image Description

Edenred編輯群

Edenred宜睿智慧

Edenred宜睿智慧來自法國,是台灣最大的電子票券發行商。 自2010年在台灣成立以來,Edenred宜睿智慧已為超過上千間企業導入數位員工福利。提供的合作通路超過百家連鎖品牌,包括百貨、量販超市、四大超商、速食餐飲、休閒娛樂和各大電商。 Ednered宜睿智慧不僅在員工福利方面受到歡迎,還在行銷禮贈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透過跨通路的便利性,Edenred宜睿智慧打造了行銷禮贈中的紅利、兌點和小額贈品等多項服務,特別適用於速食店、餐廳和超商等生活場景。 此外,Edenred宜睿智慧致力於實踐CSR企業社會責任目標,並以「Ideal」核心理念為指引,推動品質生活、綠色環保和理念追求。他們的使命是打造美好工作環境,並持續引領企業實踐綠色永續,成為幸福企業典範。

Get the latest articles in your inbox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