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假表面你在放,實際你在掛機:這真的叫休假嗎?

放年假那天,原本想開心地賴床、追劇、安排一趟近郊小旅行。結果呢?才剛醒來,手機上紅點閃爍,Slack、LINE、Teams 全部亮起。主管傳訊來說:「我知道你今天在休假,但能不能幫忙看一下⋯⋯」。你心想:「完了,我的假期又不保了。」

這種情況,你是不是也熟悉到痛心?表面上請了年假,實際上只是從辦公桌移動到了沙發,工作依舊沒離身。年假變成一種心理上的「掛機模式」,讓人既不能安心休息,也無法徹底斷線。你以為你在休假,但其實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待命。

而這一切的源頭,往往來自於一個誤解——「年假是公司給的福利」。這觀念錯得離譜。事實上,年假不是獎勵,也不是特權,而是你依法應得的基本勞動權益

年假是《勞基法》保障,不是主管心情好的恩賜
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38條,年假是員工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。只要在公司工作滿半年,就應該開始有特休假可以使用,隨著年資成長,天數也會逐步累加:

  • 滿 6 個月:3 天

  • 滿 1 年未滿 2 年:7 天

  • 滿 2 年未滿 3 年:10 天

  • 滿 3 年未滿 5 年:14 天

  • 以此類推,最高可達 30 天

這些假期,不需要用績效去換,不需要跟老闆「討」來,更不是主管心情好才給你。它們是你跟公司建立勞雇關係後,自動產生的勞動權益。

但為什麼實務上,這些年假常常請得如此艱難?從制度到文化,企業往往設下各種看不見的門檻:

  • 「這段時間大家都很忙,等一下再休好嗎?」

  • 「你要請假可以,但要先把工作全部處理好」

  • 「休假會影響進度喔,看你自己衡量」

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尊重員工,其實是一種潛規則式的「不鼓勵請假」。結果就是,年假一年又一年地積著、換錢,最後你領了一筆看似補償的折現金額,卻沒真正休到一口氣。

但錢能買到睡眠、陪伴與生活嗎?恐怕不能。

休假文化有毒嗎?從「能請」到「敢請」,還有一段距離

在許多公司內部,雖然表面上制度設計合規,但實際執行卻讓人不敢開口。這種「不能說的休假文化」才是真正的問題核心。

一個明顯的現象是:「誰請假,誰心虛」。員工常常擔心:

  • 請假會被主管貼標籤:「不夠拚」

  • 同事會抱怨:「你休假我們要幫你擦屁股」

  • 擔心錯過重要的升遷、績效會議

  • 被貼上「缺席文化」的隱性記錄

也有HR反映,主管雖然說「大家要適度休息」,但自己全年幾乎不請假,無形之中帶來壓力。當主管不休假時,員工怎麼敢休?

企業制度可以寫得很漂亮,真正的考驗在於組織氛圍——你能否讓員工真正「放心請假」?

六個檢查點:你的企業夠休假友善嗎?

「休假友善企業」不是一種口號,而是需要透過制度與文化共同實踐的方針。以下這六個指標,是你檢查公司體質的快速指南:

請假流程是否簡單透明?

  • 系統化申請?還是得傳紙本請示三層主管?

請假會被檢討 KPI 嗎?

  • 員工休完假後,績效評估有被微妙影響嗎?

是否有足夠的工作支援制度?

  • 有人頂班?還是變相加班補回來?

主管是否以身作則示範?

  • 領導者是否真的在休假時斷線,示範「假就是假」?

休假是否被默默地懲罰?

  • 請完假回來,被冷眼、排擠、被調小案子?

企業是否有針對休假進行獎勵?

  • 是否設計誘因(例如滿休有獎、季度達標獎勵)?

企業想要真誠地打造幸福職場,這些檢查點不只是形式,而是重新思考「你對待人力資源的價值觀」。

數位福利與假期並行:Edenred 如何打造休假友善的解決方案

談到員工福利,很多公司最先想到的是薪水、年終、分紅。但真正能提升員工幸福感的,往往是「被尊重的生活節奏」。

Edenred 提供的企業福利解決方案,正是針對「休假」與「生活平衡」兩大核心,推出數位化與彈性化的產品:

  • 福利即享券:讓員工在休假期間選擇最想要的實用獎勵,如美食、旅遊、體驗券等,不只休假,還有好禮加乘。

  • 員工自選福利平台:結合休假制度設計,提供「休假 + 福利點數」的彈性機制,鼓勵員工真正使用年假。

  • 全數位發送管理:HR 不需額外行政作業,就能掌握假期申請、福利發放與使用數據,協助人資部門推動休假友善計畫。

透過這些工具,企業不只能強化休假制度,更能建立一個讓員工敢休、樂休的文化。

FAQ:關於年假、休假文化,企業常見問題整理

Q1:年假可以不給嗎?公司說績效不佳就不核准?
A:不可以。只要符合《勞基法》年資標準,公司不得拒發年假。績效與假期沒有關聯。

Q2:年假未休完可以自動轉下年度嗎?
A:法律規定可保存兩年,但企業可自訂延長與否。若兩年內未休,公司須折現補發。

Q3:是否可強制員工休假?
A:不得強制,但可鼓勵並提供誘因。

Q4:主管年假不休,員工可以怎麼辦?
A:應從制度設計改變文化。例如將主管休假納入績效、設定「年度假期使用率」KPI。

放下工作,才能撐起生活的平衡

工作不該是人生的全部,年假不是附屬福利,而是生而為人的基本喘息權利。企業若真心重視人才,不該讓「請假」變成一場心戰。

一個能讓員工放心請假、不被打擾、不受懲罰的企業,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長期雇主。

今天開始,讓我們一起翻轉「假裝放假」的文化,從法律、制度、文化到工具,逐步走向真正「休假友善」的企業文化。
Edenred,將是你在人力資源數位化與福利轉型路上的最佳夥伴。

Image Description

Edenred編輯群

Edenred宜睿智慧

Edenred宜睿智慧來自法國,是台灣最大的電子票券發行商。 自2010年在台灣成立以來,Edenred宜睿智慧已為超過上千間企業導入數位員工福利。提供的合作通路超過百家連鎖品牌,包括百貨、量販超市、四大超商、速食餐飲、休閒娛樂和各大電商。 Ednered宜睿智慧不僅在員工福利方面受到歡迎,還在行銷禮贈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透過跨通路的便利性,Edenred宜睿智慧打造了行銷禮贈中的紅利、兌點和小額贈品等多項服務,特別適用於速食店、餐廳和超商等生活場景。 此外,Edenred宜睿智慧致力於實踐CSR企業社會責任目標,並以「Ideal」核心理念為指引,推動品質生活、綠色環保和理念追求。他們的使命是打造美好工作環境,並持續引領企業實踐綠色永續,成為幸福企業典範。

Get the latest articles in your inbox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