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無紙化是什麼?當前發展趨勢、7大好處與4大企業實例一次看
無紙化是什麼?本文將介紹無紙化定義、當前發展趨勢與相關政策,解析7大實施無紙化優點與實際應用案例,並...
在員工福利的世界裡,有一條經常被忽略的金句:
福利設計,不只是人資的 KPI,更是企業文化的顯影紙。
我們常聽見 HR 無奈地說:「我們其實有補助,但大家都沒用。」也常聽見員工私下吐槽:「公司給的福利都不實用,還不如多發點錢。」
於是問題來了:
誰來決定什麼是好福利?
怎樣的設計才真的貼近員工的「感受」?
福利怎麼從冷冰冰的規定,變成員工心中暖呼呼的加分項?
這篇文章,就是為了打開這個盒子:福利制度到底怎麼設計、誰該參與、怎麼評估,才能真正讓「留下來」變成一種選擇,而不是將就。
迷思一:HR 決定就好。實際上,福利使用者是員工,設計者卻未必有過真實使用經驗。
迷思二:照著別人抄就行。A 公司推彈性工時就火紅?不代表你的公司文化吃得下這套。
迷思三:福利不能太好,會被濫用。沒有制度會被濫用,只有沒設計好的制度被誤用。
福利制度的設計,應該納入以下角色:
角色 | 能提供什麼 |
HR | 政策整合、預算評估 |
員工代表 | 使用者體驗、實際需求 |
財務部門 | 成本掌握與預算管控 |
直屬主管 | 激勵策略與團隊文化觀察 |
行銷 / 品牌部門 | 對內品牌、文化語言設計 |
這樣的橫向設計,能確保「不只制度好看,更能真正落地」。
福利≠名單清單,設計過的福利,具備以下五感:
設計面向 | 範例 | 員工感受 |
時機感 | 新人 onboarding 時送福利券 | 「公司真的有在迎接我」 |
儀式感 | 滿一年送一張專屬卡片+禮券 | 「被記得的感覺真好」 |
自主感 | 員工可選福利包內容 | 「我可以選我想要的」 |
流暢感 | 數位化領、使用、即時到帳 | 「不麻煩才會常使用」 |
共鳴感 | 社群中看見同事開箱分享 | 「原來大家都有,我也想用」 |
想像你是一個剛入職的新員工,你的福利使用路徑如下:
公司歡迎信中附上福利說明網頁連結(點開像 Excel)❌
看到有補助,但說要跑流程(申請表、部門蓋章)❌
不知道要去哪用,也不知道公司認列哪個平台❌
你很可能會選擇:不如不申請。✅
改成這樣:
入職當天收到一張「好禮即享券」+QR Code
點開就能選咖啡、便當或 Uber Eats
社群上還有同事分享他買了哪家早午餐
這才是有「使用體驗」的福利設計。
因為你沒設計使用體驗流程,而只設計了制度內容。
因為資訊呈現太繁雜、太「政令宣導」,員工自然記不住。
因為缺乏「情境搭配」,員工收到了,但沒感受到。
員工生活事件 | 對應福利方案 |
入職第一天 | 自選午餐通用券、歡迎卡片 |
第一個事件里程碑 | 即時激勵券、主管親寫卡片 |
生日前夕 | 個人化禮物券、放假選擇權 |
領到年終獎金 | 配套稅務諮詢、理財課程 |
出現倦怠徵兆 | 心理諮詢通路、彈性請假選項 |
定期調查(但不要用千篇一律的問卷)
員工可以提案新的福利選項(例如:寵物假、家庭日支援)
成立福利委員會,由跨部門同仁共創與票選
一家公司曾經在問卷中發現 12% 員工想支持非營利組織。
他們設計了:「生日當月,公司捐出一筆金額讓你指定慈善單位」的方案。
結果:這筆「非主流」福利,在內部 Slack 被轉貼超過百次。
這叫做:讓員工知道,你不只關心他,也信任他的價值觀。
以 Edenred 的「福利即享券」為例:
彈性選擇:員工可選商品、餐飲、交通補助等類別
即時發送:主管達成指標,可當天系統自動發券
使用簡單:手機點開即可兌換,不需報帳
品牌連結:企業可客製券面祝賀語,傳遞文化語言
數據追蹤:HR 後台可看到使用熱區與偏好,下一波設計更精準
在講究體驗的時代,福利已經不只是 HR 的差旅項目,而是品牌文化與員工情感連結的介面。
你怎麼給,遠比你給什麼,更讓人記住。
設計福利的重點,不只是「主管覺得好」,而是「員工願意用」。
與其問「我們該不該給更多?」
不如問——
我們的福利,真的有人用嗎?真的有人記得嗎?真的有人在意嗎?
答案,就在員工的表情、分享、甚至離職面談裡。
Edenred宜睿智慧來自法國,是台灣最大的電子票券發行商。 自2010年在台灣成立以來,Edenred宜睿智慧已為超過上千間企業導入數位員工福利。提供的合作通路超過百家連鎖品牌,包括百貨、量販超市、四大超商、速食餐飲、休閒娛樂和各大電商。 Ednered宜睿智慧不僅在員工福利方面受到歡迎,還在行銷禮贈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透過跨通路的便利性,Edenred宜睿智慧打造了行銷禮贈中的紅利、兌點和小額贈品等多項服務,特別適用於速食店、餐廳和超商等生活場景。 此外,Edenred宜睿智慧致力於實踐CSR企業社會責任目標,並以「Ideal」核心理念為指引,推動品質生活、綠色環保和理念追求。他們的使命是打造美好工作環境,並持續引領企業實踐綠色永續,成為幸福企業典範。